程丽百科网

华泰汽车销量_2019长城汽车销量** 虽然表现优异 销量潜力仍然很大

很多朋友对华泰汽车销量不是很了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2019长城汽车销量** 虽然表现优异 销量潜力仍然很大
  2. suv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
  3. 2月汽车销量: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糟

华泰汽车销量_2019长城汽车销量** 虽然表现优异 销量潜力仍然很大-图1

2019长城汽车销量** 虽然表现优异 销量潜力仍然很大

↑↑↑ 关注我吧,每天精彩汽车内容喂饱你!近日,长城汽车公布2019年总销量为:1,060,298辆,同比增长0.69%,连续第四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稳居中国品牌第二名。在哀鸿遍野的车市寒冬,能够取得微增,实属不易。而且,长城还出口了65175辆,同比增长38.68%。长城在所有车企中排名第六,前五名分别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东风日产。从2019年中国品牌的销量来看,吉利和长城已经形成了第一梯队,销量都在百万辆以上,并且优势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长城现有四大品牌,分别是哈弗、WEY、欧拉和长城皮卡。哈弗仍然是销量主力,销量769,454辆。高端品牌WEY销量100,043辆,成为首个累计销量超过30万辆中国高端品牌。新能源品牌欧拉销量38865辆,作为长城的新品牌,定位城市精品纯电动车,表现不错。长城皮卡销量148,830辆,皮卡是长城起家的车型,大家关注度并不高。但是在市场终端,长城皮卡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深受用户认可。哈弗依然强势畅销,但产品线过于集中哈弗销量769,454辆,已经连续10年夺得中国SUV销量冠军,在中国车市也算是比肩大众的奇迹了。其中销量支柱是紧凑级SUV三剑客,哈弗M6、哈弗H6和哈弗F7,这三款车型价格覆盖6-15万的区间,形成高中低车型搭配的组合。国民神车SUV哈弗H6销量386,405辆,累计79个月蝉联SUV销量冠军。但是同比去年下跌了14.6%,这里边有车市寒冬的因素,但是也有哈弗H6自身的原因。

由于竞品车型越来越多、产品力越来越强,合资车型价格下探,哈弗H6的市场终端价格一再被挤压,主销车型价格已经从11-13万元,下跌到9-11万元。所以更高端的哈弗F7,成功地接过了哈弗H6的班,主销车型价格为11-14万区间,主打年轻科技,去年销量140,770辆,表现非常不错。

未来哈弗F7的表现肯定会更好,销量方面完全有可能和哈弗H6并驾齐驱,达到20万辆以上的水平。低端车型哈弗M6,价格在6-9万元,主打皮实耐用的路线,销量118,811辆,月均1万辆的表现绝对优秀。

M6/H6/F7这三款车合计销量**5,986辆,占哈弗总销量84%,这也从侧面说明,哈弗其他车型表现的并不好。作为拥有全系SUV的品牌,应该在小型和中型SUV上有更好的表现。小型SUV哈弗H2销量37893辆,作为曾经的畅销车型,如此表现确实不及格,远不及竞品车型吉利缤越、长安CS35、宝骏510和名爵ZS好。虽然市场体量不如紧凑级SUV大,但是作为入门级的SUV车型,关注度也是非常高的。

中型SUV哈弗H7销量更少的可怜,官方甚至没有公布具体销量,和H1/H5一起,统称为其他车型,总销量17907辆。中型SUV就更不必提了,是现在大火的车型级别,其他中国品牌纷纷推出新车型,作为最早上市的哈弗H7却销声匿迹了,太不应该。

**这两款车型2019的表现,厂家应该是由于精力不够的问题,暂时战略性放弃了这两款车。不过相信长城也非常清楚这两款车,对于哈弗品牌销量稳步增长的重要意义,肯定有更新换代的计划。对于两款车的换代新车,我提两个不成熟的小建议:第一, 哈弗H2的设计必须要推到重来,绝对不能再有一点老款痕迹,一定要潮,要彻底向95/00后的年轻人倾斜。动力1.5T+7DCT足够,在这个级别已经算高配。配置方面不需要太丰富,但是年轻人喜欢的必须要有。第二, 哈弗H7同H2正好相反,设计同样需要重来,但是要大气、大气、大气!重要的话说三遍。这个级别的车型,多为中年家庭用户,空间必须要大,灵活多变,配置要丰富,5座/7座车型都要有。就像即将推出的吉利豪越,口*就是又大又豪,连名字都带个豪字。主打高端越野的哈弗H9,今年推出了新款,增加了很多强越野的配置,用户口碑非常好,销量13434辆,对于这样定位的车型来说,表现算不错了,但是还有上升空间,月均2500-3000辆应该是能实现的。

主打年轻时尚的哈弗F5,定位同样是紧凑级SUV,销量26893辆,表现一般般。我认为是车型定位有问题,既然主打年轻时尚就一定要彻底,哈弗F5的定位显然有些徘徊。不过已经上市的2020款车型改进不小,尤其是增加了腾讯车联的功能,2020年表现有望更好。

另外,哈弗还有一款主打年轻时尚的紧凑级SUV哈弗H4,价格更便宜一些,销量27341辆,表现同样一般。

哈弗的产品线已经很丰富了,只不过车型定位重复,而且明显缺乏差异性。如上文中提到的,紧凑级布局的车型太多,小型和中型又缺失。另外需要考虑,在补全产品系列的情况下,酌情推出个性车型,这类车型现在车型需求在逐渐变大,例如吉利推出的ICON。WEY品牌稳步前进,但需要比哈弗更先进作为长城的高端品牌,WEY销量100,043辆,成为首个累计销量超过30万的高端中国品牌。但是相比去年139,486辆,同比下跌28%。其中新车VV6最畅销,销量57724辆。VV6的畅销也在情理之中,2019年的新款上市,增加了很多先进配置,成为了WEY品牌当之无愧的最先进车型。

作为WEY品牌首款车型,中级SUV VV7销量19678辆,相比去年54671辆,同比下跌**%。我个人认为,如今中国品牌车型,还很难撑起17-21万级别的售价。因为这个价位区间选择太多了,甚至可以买到不少豪华品牌。领克01去年也大幅下跌,也是如此。不是产品不行,是品牌建设需要时间。

紧凑级SUV VV5销量21997辆,相对去年62968辆,同比下跌65%。VV5价格处于主流中国品牌12-14万的区间,自家的哈弗F7也在这个区间,竞争过于激烈。而且尺寸又小,更像VV6的1.5T两驱版,消费者不如直接上更好的VV6,所以销量下跌也在情理之中。个人认为,对于WEY品牌,2020年需要强化VV6在同级竞品车型的优势,继续扩大战果,争取达到10万辆的规模。VV5和VV7要考虑车型换代问题了,三年前的竞争力明显不够了。最关键的一点,换代车型的设计,一定不能用“**黏贴”的方式了。虽然要体现家族特征,但是外观内饰不能基本一样,这样无法体现出不同级别车型的定位和格调。在技术方面,WEY和哈弗要有明显区隔,比如发动机可否上48V轻混,变速箱是否可以用8AT,车机系统是否可以用完全不同的UI、独有的功能。一句话,WEY与哈弗的区别,不能仅体现在设计上,WEY要比哈弗更先进。新晋小生横空出世,欧拉要俘获女人心作为长城的新能源品牌,欧拉定位城市精品纯电动车,作为一个新品牌发展很快,总销量38865辆。其中主打车型欧拉R1销量28498辆,车型设计走可爱风,小车身大空间,有点MINI的感觉,而且价格只有6万多,非常超值。

另外一款跨界紧凑级车欧拉iQ表现也不错,销量10367辆。即将上市的欧拉R2,虽然也是可爱风,但是明显更偏男生风格,相信2020年,欧拉整体销量将更上一层楼,突破5万辆很有希望。中国只有两种皮卡,一种叫长城,一种叫其他皮卡是长城的起家产品,虽然关注度不高,但是销量却非常可观,全年销量148,830辆,连续22年中国皮卡销量冠军,绝对的闷声发大财。主销车型风骏皮卡销量130,531辆,表现非常出色,据说市场终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经销商根本不愁卖。

上市3个月的高端皮卡长城炮,销量18299辆,成绩非常突出,相信2020年全年表现更加出众。

相比其他中国皮牌,皮卡是长城汽车绝对的核心优势,如今皮卡开始在中国渐渐火起来,这个细分市场潜力巨大,长城应该乘势多推出几个车型,销量可期。对于长城,我们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长城前几年宣布放弃轿车,目标成为全球最大的SUV品牌,既然目标远大,就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至少要与大众、丰田对比,甚至是豪华品牌。所以,我认为长城在以下几点,还需要提高。第一, 长城在车联网上优势不明显,相比与吉利的GKUI,上汽的斑马等优秀车联网还有一些差距,需要加速赶上。2019年7月,长城发布了GTO全域智慧生态战略,与腾讯、阿里、百度、中国**、****、****、华为、高通等达成了战略合作,相信长城的车联网系统会越来越好。第二, 长城的动力系统虽然不错,但是并不先进。1.5T+7DCT、2.0T+7DCT的组合,用在哈弗品牌上问题不大,但是用在WEY上,就不够档次了。燃油车型至少还会存在20年以上,但是电气化程度肯定会越来越高,研发出丰田**的混动不现实,但是48V轻混以后肯定会成为燃油车标配,尤其是高端车型,应该重视。再次恭喜长城汽车2019年的优异成绩,2020年仍然有很大的销量潜力可挖掘,哈弗H2/H7/F5,WEY VV5/VV6,欧拉,皮卡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超过东风日产进入TOP5指日可待。↓↓↓ 可以点赞、分享、评论了,欢迎拍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suv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

1、suv汽车排行榜前十名丰田R**4**CRV大众途观现代途胜丰田汉兰达马自达CX5哈弗H6起亚KX5日产逍客特斯拉Model Y1丰田R**4 Rav4可以说是城市SUV的鼻祖,初代车型于1994年在日本和欧洲推出Rav4。

2、suv汽车销量排名有大众途观**现代IX35翼虎1大众途观 途观配备了业界领先的18TSI和20TSI两款发动机,动力强劲,燃油效率更高,堪称未来发动机高效低耗趋势的引领者大众途观全系标配ESP车身稳定系统EBD电子制动。

3、最畅销的suv汽车排行是**CRV,长安CS75 PLUS,R**4荣放,逍客,**XRV,奔驰GLC,长安CS55 PLUS,皓影,途观L,红旗HS51**CRV 级别紧凑型SUV,后排空间大动力够用油耗低外形还不错整体空间出色2。

4、1特斯拉Model Y 特斯拉旗下Model Y车型在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里虏获了34万辆的销量成绩单而正是凭借这一销量数据表现,特斯拉Model Y成为了全球最畅销的电动SUV,同时它也是2021年全球SUV销量前十榜单中唯一的美系SUV2。

5、2019年度SUV车型销量榜单第一名为哈弗H6,销量为,第二名吉利博越,销量为,第三名上汽大众途观L,销量为,第四名东风**CRV,销量为,第五名东风日产奇骏,销量为,第六名长安CS75,销量。

6、最好国产车suv排行榜前十名都有哪些呢,具体如下1,哈弗H6哈弗H6,名副其实的SUV销量王,累计超100个月获得SUV月度销量冠军,并且在这过去的十几年中,积累了超300万个保有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基础2吉利博越。

7、在2019年SUV销量榜单中,哈弗H6以386,405辆的销量排名第一,吉利博越以232,327辆的销量排名第二,上汽大众途观L以217,784辆的销量排名第三,东风**CRV以213,306辆的销量排名第四,东风日产琦君以207,776辆的销量。

8、2022年SUV汽车销量排行榜前五的是比亚迪宋特斯拉Model Y**CRV哈弗H6丰田R**41比亚迪宋 比亚迪宋连续多月蝉联SUV冠军,成为新的销量王者其实这款车型也是老面孔了,是SUV销量榜的常客目前宋的销量仅靠宋。

9、suv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为凯迪拉克XT6理想L8唐新能源瑞虎8捷途X90昂科旗探险者宝骏530威马EX6上汽大通MAXUS D601凯迪拉克XT6 凯迪拉克XT6是一款中大型SUV,犀利的装饰筋线遍布车身,外观显得不臃肿。

10、与哈弗H6和长安CS75一样,博越也是吉利品牌旗下卖得最好的一款suv,吉利才推出博越时打着“最美国产suv”的口*在短时间内就使这款车进入了销量榜前十并一直稳居其中,但也不得不承认博越整体的品质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11、国产suv车型排名前十名如下1理想L9理想L9是一款于2022年6月由理想汽车在**车展发布的大型新型SUV汽车2传祺GS4传祺GS我看到了一些非常不同的东西广汽传祺将整个品牌的重担压在了这款车上,所以这款车无论。

12、全球销量辆 在本次榜单中,奇骏被分为两款车型,Rogue作为北美版和XTrail作为欧洲版,销量分别为辆和 辆,总销量达到了辆高销量表现可以看出,奇骏作为城市SUV却兼顾越野特性为其赢得了热销局面。

13、低价格suv车排行榜前十名长安CS55缤越荣威RX5瑞虎8名爵ZS博越宝骏530捷达VS5瑞虎5x哈弗H61长安CS55 长安CS55是一台紧凑型运动多功能车,除了有该级别的配置以外,超高的性价比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14、国产汽车十大排名suv风光500捷达VS5马自达CX4吉利博越三菱劲炫ASX吉利星越L远景X6长安CS55 PLUS欧尚X5吉利星越1风光500 排在第一的是来自东风汽车的风光500,作为一款定价不高的SUV,风光500拥有。

15、有的家庭需要出远门,有的家庭人口非常的多,这个时候就会考虑到买SUV但是也有很多网友们不知道什么品牌的SUV性价比高,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一下,2021年SUV的销量排行榜排名前10名的汽车都有哪些一排名前三的汽车。

16、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品牌依次为哈弗SUV系列大众途观**CRV日产逍客丰田R**4奇瑞瑞虎SUV的特点是强动力越野性宽敞舒适及良好的载物和载客功能,也有人说,SUV是豪华轿车的舒适精细加上越野车的本性SUV。

17、2020年SUV汽车销量排行榜如下哈弗H6仍以明显的优势超出第二名长安CS75PLUS近一万多台的成绩,蝉联国内SUV细分市场销冠2020年SUV车型累计销量季军是**CRV,值得一提的是,日系品牌仅有**CRV进入销量前五榜单,合资车的。

2月汽车销量: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糟

“价格战”疗效几何?3月见分晓。还是不能低估春节长假,以及政策切换的影响,1月、2月的汽车市场,向来比较“妖”。我们之前给过一个观点,在比较“妖”的月份,得把1月、2月算在一起,更有参考意义。这几天,乘联会的数据出炉了。2023年1-2月,国内市场累计零售267.9万辆,同比下降19.8%,“跌了两成”。这个下滑幅度确实令人紧张。因为只要一跨年,新能源国补、燃油车购置补贴都要退出,必然在年尾对汽车销量有一定的**作用。

或许,很多人的心中,都在想着另一个原因:肯定是老百姓口袋里没钱了,不买车了。最近,“价格战”的狂潮席卷到燃油车,好像也印证了这个原因,“供大于求,汽车卖不动了,都在降价甩卖了。”到底有没有那么严重呢?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市场在分层:冰火两重,冷暖自知汽车市场的分层,主要是2个方向:1、合资和自主正在分层;2、燃油车和新能源正在分层。参考乘联会数据,2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8万辆,同比下滑12%,环比增长2%。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0.6%,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7.6%,同比下滑5.4个百分点。

对比之下,结论很清楚了。合资品牌的份额在下滑,日系越过山丘之后,开始走下坡路了。原因也很明了:1、日系品牌,没有能打的新能源车,抓不住增量市场;2、日系品牌省油的优势,正在被自主混动、纯电的用车成本优势比下去,随之销量不畅,引发终端价格下滑,连日系车保值率高的优势也**了。反观自主品牌,2月零售71万辆,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12%。即便统计市场份额,自主品牌2月零售达到了51.1%,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1-2月算一起,自主品牌零售份额也达到了50%,同比增长9.8个百分点。合资品牌的处境,就像夹心饼干的“中间层”。往上,豪华品牌谋求销量了,可以下探,其品牌力绝对碾压;往下,自主品牌上攻,产品的各线优势都被追上来了,合资品牌力被消磨。毫无疑问,“中间层”是最受气的,目前也没有堪当支柱的新能源产品,增量难觅,现在的主题是“止血”。

再说回燃油车、新能源车的分层。有一组“扎心”的数据:1-2月,国内汽车市场零售销量下滑了19.8%,而新能源零售销量同比仍然增长了22.8%,那么,燃油车零售销量同比下滑了多少呢?答案是29.6%,相当于下滑了近三成。所以说,燃油车是在想办法挽救颓势,而新能源则是在追逐增量。从渗透率,也可以看出新能源的增长势头。2月,国内新能源零售渗透率为31.6%,较2021年2月21.7%的渗透率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52.9%;豪华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22.6%(算上了特斯拉);而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仅有4.2%。为什么合资品牌那么难?答案不言而喻了。降价很香,但地方的“水”不一样这几天,武汉巨额的购车补贴上了热搜。原来不被关注的雪铁龙,也因为价格太便宜,一下出名了。继新能源之后,燃油车开打“价格战”,肯定是事实,但我们也要看清楚,这个补贴没那么简单。先说雪铁龙的低价车,划个重点,这是“政企购车补贴”,相当于本地车企出一点,当地**出一点,所以,才有比较高的降价幅度。

而当地**提供购车补贴,**当地的汽车消费,并非是武汉的先例。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做,只是,这次“出圈”的是武汉和雪铁龙。比如,去年,上海嘉定就有1万和2万的购车补贴,可以是燃油车,也可以是新能源。我们知道的,深圳各个区也有不同的补贴。但一般会存在几个限制条件:1、补贴当地车企,因为车企一般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提供补贴,肥水不流外人田;2、补贴当地消费者,可能落户在这里,或者办了暂住证,说明纳税、消费在当地。具体的补贴形式,可能是直接返还现金,有可能是发放“大额消费券”。对于有购车刚需的用户而言,确实价格更便宜了,绝对是好事情。据说,去湖北买雪铁龙,也会有一定的限制,比如,需要当地户口,需要先按指导价购买,购置税也按指导价计算,之后再把补贴金额打到个人账户,整个流程比较久。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汽车终究是一个买卖博弈的市场。新能源车的价格相对透明些,很多直营店是按照指导价卖的,平常不议价,所以,**补贴是多少,就是多少。但燃油车,平常就有**幅度,引入**补贴后,原本的**价格,可能就被收回去了。如果买的人更多,价格也会往上走,或者,需要加装一些装潢。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深浅,但就大环境而言,汽车价格走低确实是趋势了。国六B切换,影响那么大吗?大家应该还听到另外一个说法,这次燃油车***,与7月初“国六B”标准正式生效有关。据说,7月以后,非“国六B标准”的车无法上牌,所以,燃油车才会大**。先说说,什么是“国六”?其全称是““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对车企说的,他们生产的车,需要满足排放标准。根据规定,“国六”实施分为A、B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20年7月1日起,不能销售、注册、上牌低于国六A标准的汽车。第二阶段从2023年7月1日起,不能销售、注册、上牌低于国六B标准的汽车。

这次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切换,像**、上海等城市,在2019年就实施了国六B标准。每逢排放标准切换,确实会有一波价格扰动。降价,把旧标准的尽快卖掉;之后,价格回升,继续卖新标准的车。那么,问题来了,降价的难道都是国六A的车型?全国到底有多少“国六A库存车”?我们拿到了一组行研的调查报告,准确的数据不好统计,但大概情况如下:在豪华品牌中,宝马、奔驰基本切换完毕,奥迪有少部分压力;在合资品牌中,大众的大部分车型已经切换,日系的切换压力比较大;自主切换比较积极,目前压力较小,只有部分换代周期不凑巧的车型,赶上了。

但有一点很明确,因为排放标准需要清库的销量,绝对没有网传的600万那么多,预计有大几十万辆。总结一下,国六B切换肯定让车企有清库存的压力,但还需冷静看待,这不是“价格战”的绝对主因,不要被带节奏,各家车企受国六B切换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写在最后核心因素,还是“供大于求”。只要造的多,买的少,“价格战”还会持续。而毫无疑问,这波价格战,必然对各车企的销量节奏,以及利润释放产生较大扰动。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晞贝本文来自易车*作者踢车帮,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能对您有所帮助,还希望关注本网站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