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标签:垃圾车
莘松九村居民陈先生近日写信给本报,称清晨进入小区的垃圾清运车最近“大变脸”:原来是老式五吨以上的“庞然大物”,从8月25日起,变成两吨左右乳白色平板电瓶车。信中他还说“原来作业时的轰鸣声、碰撞声听不到了,一路滴滴答答的污水也不见了,电瓶车装垃圾时直接将垃圾桶搬走,恶心的气味也闻不到……”
庞然大物变小精灵
8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负责莘庄地区垃圾清运的莘城环卫公司。从今年1月1日起,莘城环卫公司成为莘庄地区唯一指定垃圾清运企业。之后,由镇政府出资、莘城环卫公司购买了20辆平板式电瓶车。新车载重2吨,每车可放12个垃圾桶。由于电瓶车噪音小,一上岗就受到居民好评。
“原来的环卫车收纳垃圾时,要将垃圾桶吊起来,再倒扣过来,垃圾很容易掉出来,居民怨气颇多。”莘城环卫公司经理何海云解释说,平板电瓶车随车带着干净的空垃圾桶,到垃圾清运点后放下空桶,然后将垃圾连桶搬上车,不会造成垃圾二次落地,由于相对密封,几乎不会闻到异味”。
正如陈先生所说,“平板起降系统几乎没有噪音,每次可搬走十几个垃圾桶,一个小区的垃圾量一般一次可运完,且整桶搬走,污染几乎为零”。因此,居民赞声不断。
中转压缩各方受益
记者还了解到,平板电瓶车收集的垃圾,不像以往那样直接运到环卫码头,而是先运到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再由环卫车运到环卫码头。“以前环卫车先挨个到小区收好垃圾再开过去,一个来回50公里,一天两回,必须早早到小区,影响居民休息。现在电瓶车只须把垃圾运到压缩站,不必很早到小区,扰民问题也解决了。”何海云说。
其实,原来的环卫车虽然也带有污水处理系统,但往往处理不彻底,还是要漏水,电瓶车将垃圾连桶搬走,“一边开一边漏”的现象不见了。
记者在青春村压缩站看到,污水在箱体底部直接纳管。更重要的是,经过压缩,可以至少挤掉20%的水分,何海云说,去年莘庄每天垃圾量最高270吨,压缩后在220至230吨之间,垃圾减量后,清运车辆也少了,“光油费一个月就可节约六七万元。压缩后末端处置费也降低。”
据了解,处理一顿垃圾平均要100多元,减少40吨就能节约4000多元,一个月下来可节约1.2万元。
像这样的垃圾中转压缩站,在莘庄东北部、西北部、西南部各一个,分别在报春路、中春路和青春村。
垃圾减量各显神通
表面上看,大环卫车换成小电瓶车,小区环境得到改善。实际上,经过压缩的垃圾,实现减量,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循环利用也创造条件。
闵行区负责市容管理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莘庄地区垃圾量原来一直超标,今年垃圾系统改造后,垃圾量明显下降。全区各街镇都有垃圾减量的要求,目前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古美的分类收集,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再如虹桥也建造一个垃圾压缩中转站。
对于市民关注的垃圾终端处置问题,目前闵行区已在北吴路附近新批15亩地,专门进行分类垃圾处理,“十二五”期间可能再批100亩土地,用于垃圾处理。
|